人大法学考研之诉讼法学专业导师系统介绍

时间:2011-08-17 16:48  来源:未知   作者:Jurist   点击:分享到QQ空间
[摘要]法学专业的导师数量、科研成果和研究方向不仅体现了法学院师资教学水平、研究能力,而且是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确定具体专业及其选择自己导师的参考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学院老

前言:法学专业的导师数量、科研成果和研究方向不仅体现了法学院师资教学水平、研究能力,而且是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确定具体专业及其选择自己导师的参考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学院老师的背景、教授课程、研究方向、最新研究成果也是考生复习中提炼考点、抓取重点以及把握理论动态和前沿的一种综合性分析判断参考信息。基于以上原因,下文对人大法学考研中的诉讼法学专业的导师进行了全面系统介绍,以便于大家对诉讼法学专业的导师有全面认识,进而帮助自己报考和复习。

     目前,学校诉讼法学专业共计有13位老师,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教研室主任为陈卫东、副主任为汤维建,学科主导人为陈卫东。

 

陈卫东教授

一、简介(含基本资料,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社会职务、奖励、荣誉称号)

陈卫东,男,1960年7月生,山东蓬莱人,法学博士。1979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诉讼法学研究生,1986年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7年晋升为教授。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北京市诉讼法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第二人民检察分院、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海淀区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并受聘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河北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国家检察官干部学院、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兼职教授。

1999年被评选为北京市优秀青年法学家,2001年获国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自诉案件审判程序》、《司法文书写作教程》、《中国刑事诉讼法》、《检察监督职能论》、《刑事普通程序》、《刑事特别程序的实践与探讨》、《刑事二审程序论》、《审判监督程序论》等8部,主编、参编各类教材、著作《刑事诉讼法学》、《中国律师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事、行政、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等50余部。

近年来,陈卫东教授致力于中国的司法改革研究,发表、出版了许多学术论文与著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为中国的司法改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参加了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的一系列改革论证会,参加了中国律师法、中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起草与修正工作,目前正在参加刑事证据法的立法起草工作。

陈卫东教授与英国大使馆文化委员会、英中协会、美国福特基金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承担了美国福特基金会《中国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刑事诉讼法的配套措施与保障机制研究》等项目,目前正在承担英中协会《保释制度研究》等一系列课题,主持召开过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司法公正与律师辩护等大型国际研讨会。还与美国纽约大学正在合作《刑事审判及审前程序》的课题。

二、教授课程

本科生:

1.程序正义讲座

2.教授讲座

硕士生:

1.刑事诉讼法专题

2.刑事诉讼法

博士生:

1.法学前沿

2.刑事证据法

3.刑事诉讼讲座

4.外国刑事诉讼程序

三、主要研究方向

四、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五、主要科研成果

    (一)专著

1.《刑事诉讼法学》(2003年全国司法考试指定教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4.《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6.《审判监督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中国律师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8.《腐败控制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9.《刑事诉讼法学》(全国律考统编教材),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0.《刑事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1.《中国律师制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中国刑事诉讼法学》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7年版

14.《刑事二审程序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

15.《司法文书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新刑事诉讼法通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4月版

    (二)部分代表性论文

1、《论刑事强制措施的立法完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2、《论立案管辖的立法完善》,《政法论坛》1996年第2期

3、《论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法学家》1996年第5期

4、《论不起诉制度》,《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

5、《论涉台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6、《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官司法调查权的变化》,《法学评论》1998年第2期;

    7、《正当程序的简易化与简易程序的正当化》,载于《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

    8、《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现状及存废的思考》,《中国法学》1998年第5期

    9、《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载于《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0、《实然与应然——侦检权是否属于司法权的思考》,载于《法学》1999年第6期

    11、《被告人诉讼权利与程序救济论纲》,载于《中外法学》1999年第第3期

    12、《刑事申诉制度改革研究》,载于《法学家》1999年第4期

    13、《中国刑事审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中国律师》2000年第2期

    14、《21世纪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前瞻》,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5、《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资源配置》,载于《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

16、《刑事再审一审终审制之改造》,《法学家》2000年第4期

17、《我国公诉方式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18、《谁有权力逮捕你》(上、下),《中国律师》2000年第9、10期

    19、《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载于《政法论坛》2000年第6期

    20、《法院主动提起审判监督程序之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5期

    21、《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质疑》,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2、《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法律科学》2001年3期

23、《控辩式庭审方式的制度保障》,《刑事法判解》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2月      

24、《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创立、发展及其完善》,《法学家》2001年第3期

    25、《公诉的价值冲突与衡平论略》,《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6、《论检侦一体化改革与刑事审前程序之重构》,《刑事法评论》第8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27、《司法公正根植于法官的职业道德》,《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8.《公正与效率——刑事审判的两个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5期

    29.《司法公正与律师辩护》,《检察日报》2001年12月21日

    30.《如何保障法官的真正独立》,《诉讼法学研究》2001年12月

    31.《刑事庭审查程序改革研究》,《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2月

    32.《以法官独立为核心推动我国法官制度的现代化》,《人民司法》2002年2期

    33.《司法改革十年检讨》,《人民检察》2002年3期

    34.《联合国准则与警察保障人权》,《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2期

    35.《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法学研究》2002年2期

    36.《司法官遴选制度探微》,《法学论坛》2002年3期

37.《论遏制刑讯逼供的程序保障(一)》,《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3期

38.《从建立有罪答辩制度到引入辩诉交易——论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6期

39.《集中审理原则与合议庭功能的强化》,《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

40.《英国保释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人民检察》2003年第3期

 

汤维建教授

一、简介

汤维建,男,1963年8月18日出生,江苏省丹阳市人。1995年7月,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毕业的民事诉讼法学博士。1995年9月,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民事诉讼法学博士后研究人员。2002年6月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教研室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国家督学。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和教学,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民事诉讼法、证据法、司法制度等等。

二、开设课程

民事诉讼法

三、研究领域

民事诉讼法、证据法、司法制度等

四、主要科研成果

共出版《美国民事司法制度和民事诉讼程序》、《破产程序与破产立法研究》、《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专题研究》、《民事证据立法的理论立场》等著作20余部,其中个人专著3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学家》、《政法论坛》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五、联系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100872

 

何家弘教授

一、简介

何家弘,北京人,未及成年便到“北大荒”务农,当过拖拉机手、司务长、子弟小学教师等;“返城”后当过建筑工人;在爱情的推动下考取大学,随意地选择了法学专业,然后便一路求学,直至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SJD,1993);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证据学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经在业余时间从事过侦查员、鉴定人、辩护律师、检察官、仲裁员、电视台嘉宾等工作,如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周末论法”节目的嘉宾主持人(2005-2006)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2006-2008);走访过欧美亚的二十多个国家;获得过若干奖项,如国家级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3)、“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2005)、人民大学“公正杯”足球赛的“最佳射手奖”(1992)以及级别较低的业余羽毛球比赛的金银铜牌;业余时间撰写了五部犯罪悬疑小说,其中的《血之罪》于2007年被英国《卫报》推荐为“亚洲十大犯罪小说”,已经出版了法文版和意大利文版,并在台湾地区出版了中文繁体字版,将于2011年出版英文版和西班牙文版,第二部犯罪悬疑小说《性之罪》于201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简体字版。

社会兼职:

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法律语言研究会会长;

中国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检察学研究会职务犯罪侦查与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刑事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二、开设课程

1、证据法学;2、犯罪侦查学;3、证据调查;4、外国刑事司法制度;5、法律英语。

 

三、研究领域

1、证据法;2、犯罪侦查;3、证据调查;4、刑事司法制度;5、法律语言。

 

四、研究项目与课题

1、“刑事审判中的证据制度研究”,国家重点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已完成)

2、“刑事审判认证制度研究”,美国福特基金会项目(已完成)

3、“电子证据法研究”,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已完成)

4、“中外司法体制研究”,司法部项目(已完成)

5、“证人制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已完成)

6、“检察机关执法观念的转变”,最高人民检察院重大项目(已完成)

7、“欧盟刑事司法一体化与中国司法改革”,欧盟-中国司法合作项目(已完成)

8、“陪审制度比较研究”,司法部项目(已完成)

9、“刑事错案实证研究”,美国福特基金会项目(已完成)

10、“证据的审查与认定制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已完成)

 

五、科研成果

(一)著作类(主编或独著)

(1)《中美检察制度比较研究》(英文)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

(2)《刑事审判认证指南》法律出版社(2002)

(3)《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

(4)《刑事司法大趋势》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

(5)《中国的陪审制度向何处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6)《检察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

(7)《从应然到实然——证据法学探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8)《从相似到同一——犯罪侦查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9)《从它山到本土——刑事司法考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0)《从观察到思考——外国要案评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1)《从通俗到深奥——法治文化杂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2)《证据的语言——法学新思维录》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13)《扭曲的灵魂——外国犯罪实证》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14)《犯罪的密码——科学探案纪实》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15)《虚拟的真实——证据学讲堂录》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16)《换位的视角——多媒体对话录》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17)《证据的审查认定规则——示例与释义》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18)《简明证据法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9)《证据学论坛》(已出版16卷),法律出版社

(20)《法学家茶座》(已出版3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

(二)论文类(独著)

(1)“司法公正论”,《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

(2)“让证据走下人造的神坛”,《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

(3)“陪审制度纵横论”,《法学家》1999年第3期

(4)“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法学研究》2001年6期

(5)“中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之构想”,《法学家》2001年6期

(6)“测谎结论与证据的‘有限采纳规则’”,《中国法学》2002年2期

(7)“‘文书审’与司法公正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8)“论法官造法”《法学家》2003年第5期。

(9)“司法证明标准与乌托邦”,《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

(10)“对法定证据制度的再认识与证据采信标准的规范化”,《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11)“从司法证明模式的历史沿革看中国证据制度改革的方向”,《法学家》2005年第4期

(12)“中国陪审制度的改革方向”,《法学家》2006年第1期

(13)“论职务犯罪侦查的专业化”,《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

(14)“证据学抑或证据法学”,《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

(15)“从自然推定到人造推定”,《法学研究》2008年第4期

(16)“证据法功能之探讨”,《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

(17)“论推定规则适用中的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中外法学》2008年第6期

(18)“论推定概念的界定标准”,《法学》2008年第10期

(19)“论法律语言的统一和规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0)“证据的采纳和采信”,《法学研究》2011年第3期

 

六、联系电话:

 82509436

 

程荣斌教授

一、简介

程荣斌,男,1930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左权县。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并留校任教,一直从事刑事诉讼法学和律师学的教学科研工作,曾为多个层次的学生讲授刑事诉讼法。自1995年起担任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离休后经返聘仍担任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现在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

二、开设课程

刑事诉讼法学、律师学。

三、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律师学

四、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1、曾主持国家教委博士点项目《检察制度研究》、《两岸交往中的诉讼法律研究》;2、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的律师制度原理》。

五、主要科研成果

主要著作有:

1、编著《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2、主编《检察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主编《检察制度基础理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2年版。

4、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主编《中国律师制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主编《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主编《中国刑事訴訟法の理論と実際》,日本成文堂出版社2003年版。

9、主编《海峡两岸交往中的诉讼法律与实务》,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10、编著《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

主要论文有:

1、《运用证据错误问题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2期。

2、《构建现代公诉制度的理论尝试——<公诉问题研究>评介》,载《检察日报》2002年4月26日。

3、《加入世贸组织对诉讼法学的影响》,载《检察日报》2002年3月19日。

4、《制度创新难能可贵》,载《法制日报》2002年7月16日。

5、《中国“入世”后诉讼法学的机遇和挑战》,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6期。

6、《建设口供制度要走法制化道路》,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3期。

7、《审级制度研究》,载《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8、《经济全球化与刑事司法协助》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

9、《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大改革与完善》,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0、《从保障人权的高度规定了被害人的诉讼权利》,载《政法论坛》1996年第4期。

11、《辩护律师应提前参加刑事诉讼和扩大诉讼权利》,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1期。

12、《反贪污中的国际司法协助问题》,载《人民检察》1995年第11期。

13、《检察官素质的保证》,载《人民检察》1995年第6期。

14、《修改与完善刑事诉讼法(笔谈会)》,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5期。

15、《要重视发挥刑事诉讼的预防教育作用》,载《政法论坛》1994年第2期。

16、《我国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刑事诉讼问题》,载《政法论坛》1991年第3期。

17、《怎样学好刑事诉讼法学》,载《法学杂志》1988年第2期。

18、《贯彻综合治理方针,要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载《法学杂志》1984年第6期。

19、《辩护人必须为社会主义法制服务》,载《法学》1958年第2期。

20、《试论刑事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载《法学》1957年第5期。

六、联系方式

010-82572753

 

江伟教授

一、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司法部公证律师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诉讼法论丛》主编。长期致力于民事法学尤其是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法学家,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江伟教授1930年10月生于河南省开封市,解放战争时期参军,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并留校任教至今。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破产法、公证法、仲裁法、人民调解制度。自1979年以来,参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破产法》、《民事证据法》、《强制执行法》、《仲裁法》、《公证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票据法》等多部法律的起草、修订或论证工作。曾先后被聘任为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湘潭大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等高等院校的特聘/客座/兼职教授。多次应邀赴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地讲学、访问。多次主持和承担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论著数十部,其中多部专著、教材及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二、开设课程

民事诉讼法、比较民事诉讼法、证据法

 

三、主要研究方向

民事诉讼法、破产法、公证法、仲裁法、人民调解制度。

 

四、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度重大科研项目,主持人。

“民事诉讼法典的修改与完善”,司法部2003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重点科研项目

 

五、主要科研成果

专著和主编的主要作品:

1.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004年第二版,获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2.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获司法部2002年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3.江伟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江伟、邵明、陈刚著:《民事诉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江伟主编:《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6.江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第三稿)及立法理由》,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7.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003年第二版。

8.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004年第二版。

发表论文:

1.《建议民事诉讼法先于民法颁布施行》(与刘家兴合作),发表于《民主与法制》1981年第5期。

2.《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若干理论问题》(与王强义合作),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3.《简论民事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与赵金山合作),发表于《法学杂志》1998年第6期。

4.《论现代民事诉讼立法的基本理念》(与吴泽勇合作),发表于《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

5.《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法学的使命》,发表于《现代法学》1996年第3期。

6.《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与傅郁林合作),发表于《中国法学》1999年第6期。

7.《论诉讼标的》(与韩英波合作),发表于《法学家》1997年第2期。

8.《请求权竞合与诉讼标的理论之关系重述》(与段厚省合作),发表于《法学家》2003年第4期。

9.《论既判力的客观范围》(与肖建国合作),发表于《法学研究》1996年第4期。

10.《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兼论民事诉讼模式》(与刘荣军合作),发表于《法学家》1999年第3期。

11.《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与常怡合作),发表于《法学杂志》1984年第1期。

12.《民事诉讼程序保障的制度基础》(与刘荣军合作),发表于《中国法学》1997年第3期。

13.《论集团诉讼(上、下)》(与贾长存合作),发表于《中国法学》1988年第6期、1989年第1期。

14.《关于代表人诉讼的几个问题》(与肖建国合作),发表于《法学家》1994年第3期。

15.《试论人民检察院参加民事诉讼》(与刘家兴合作),发表于《法学研究》1981年第1期。

16.《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与吴泽勇合作),发表于《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

17.《对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确立的反思》(与孙邦清合作),发表于《证据学论坛》第6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18.《完善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的设想》(与王国征合作),发表于《中国法学》1993年第5期。

19.《民事诉讼中的行为保全初探》(与肖建国合作),发表于《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20.《我国民事诉讼主管之概念检讨与理念批判》(与廖永安合作),发表于《中国法学》2004年第4期。

21.《论公示催告程序》,发表于《中国法学》1991年第6期。

22.《民事执行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与肖建国合作),发表于《中国法学》1995年第1期。

23.《论我国强制执行法的基本构造》(与肖建国合作),发表于《法学家》2001年第4期。

24.《民事行政争议关联案件诉讼程序研究》(与范跃如合作),发表于《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25.《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研究》(与范跃如合作),发表于《法商研究》2005年第4期。

26.《仲裁适用范围初探》(与王国征合作),发表于《法学家》1993年第2期。

27.《论人民法院与仲裁机构的新型关系──为《仲裁法》的颁行而作》(与李浩合作),发表于《法学评论》1995年第4期。

28.《WTO协议与中国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与王景琦合作),发表于《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

 

其他导师

王新清、甄贞

 

(责任编辑:规源小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2010-2014 faxuejiaedu.com All Rirhts Reserved 咨询QQ:1253312325 咨询手机:15801402059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6987698号
姓名:
所在院校:
报考专业:
联系手机:
QQ:
问题咨询: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