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学考研之国际法学专业导师系统介绍

时间:2011-08-18 10:01  来源:未知   作者:Jurist   点击:分享到QQ空间
[摘要]法学专业的导师数量、科研成果和研究方向不仅体现了法学院师资教学水平、研究能力,而且是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确定具体专业及其选择自己导师的参考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学院老

前言:法学专业的导师数量、科研成果和研究方向不仅体现了法学院师资教学水平、研究能力,而且是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确定具体专业及其选择自己导师的参考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学院老师的背景、教授课程、研究方向、最新研究成果也是考生复习中提炼考点、抓取重点以及把握理论动态和前沿的一种综合性分析判断参考信息。基于以上原因,下文对人大法学考研中的国际法学专业的导师进行了全面系统介绍,以便于大家对国际法学专业的导师有全面认识,进而帮助自己报考和复习。

     目前,学校国际法学专业共计有10位老师,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讲师0人,教研室主任为韩立余。

 

韩立余教授

一、简介

1965年12月出生。分别于1987年、1994年和2000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1998年获得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普通法深造文凭。美国艾奥瓦大学法学院(2001-2002、2006)、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9),国际统一私法协会访问研究人员(2004)。

1995年起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法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

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争端解决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二、讲授课程

1.硕士生

世界贸易组织法

2.博士生

国际法经典著作选读

国际法前沿问题

国际法方法论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国际经济法

2.世界贸易组织法

3.美国贸易法

4.反垄断法

5.国际知识产权

四、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2.教育部项目:经营者集中的救济制度

3.知识产权局项目: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及经典案例研究

4.商务部:美国贸易管理法

5.中国人民大学:WTO规则下的产业保护与发展

五、主要科研成果

(一)个人专著

1.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既往不咎—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美国外贸法,法律出版社1999

4.国际贸易案件的审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二)编著

1.《GATT/WTO案例及评析》(1948-199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WTO案例及评析》(1995-199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WTO案例及评析》(200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WTO案例及评析》(20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译著

1.美国关税法,法律出版社1999

2.美国1974年贸易法,法律出版社1999

(四)主编:

1.美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攻克攻克国际贸易的法律障碍,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五)主要教材

1.世界贸易组织法(专著)(1-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国际贸易法(合著)(1-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国际经济法原理与案例教程(主编)(1-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六)主要学术论文

1.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制度的完善与中国的对策,法学家,2010年第2期,第148-157页

2.WTO争端解决规则的完善能走多远,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法》2009年第3期,第55-61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6期(摘要),原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第33-40页

3.WTO争端解决中的案例法方法,现代法学,2008年第3期,第123-133页

4.文化产品、版权保护与贸易规则,政法论坛,2008年第3期,第150-158页

5.反垄断法对产业政策的拾遗补缺的作用,法学家,2008年第1期,第19-22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第2008年第7期,第7-13页

6.从总干事选举看世界贸易组织的决策机制,法学家,2008年第2期,第153-160页

7.WTO争端解决中的举证责任,现代法学,2007年第3期,第79-89页

8.反垄断法规范知识产权滥用的特点与局限,塈南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91-97页

9.世界贸易组织减让表的解释,法商研究2006年第3期,第76-82页

10. 加拿大对华反补贴案评析(上下),涉外税务2006年第5期,第56-59页;2006年第6期,第72-74页

11. 善意原则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法学家2005年第6期,第151-160页

12. 善用则利-探析世界贸易组织义务的弹性及应用,国际贸易2005年第4期,第44-48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第2005年第5期,第39-43页

13. 论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及义务的性质,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2卷第4期(2005),第26-52页

14. 限制竞争协议的违法性认定,国际经济法学刊年第12卷第1期(2005),第144-167页

15.欧盟反托拉斯法的现代化,法学家2004年第5期,第142-151页

16. WTO争端裁决的执行程序,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0卷(2004),第214-236页

17. 力求权利义务平衡-浅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的几个问题,国际贸易2002年第11期,第12-16页

19.创建反垄断制度的契机-对外资并购催生我国反垄断法的思考,国际贸易2004年第1期,第42-45页

19. 切莫放弃应有权利-加入WTO后如何加强与完善国内产业保护制度,国际贸易2002年第9期,第39-43页

20. WTO规则下的企业权利,法学家2001年第3期

21.WTO规则的解释,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第2期,第20-23页

22.从归零看反倾销措施的贸易保护取向,载赵学清主编《西南国际法评论》2010年(第一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第1-11页

23.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案的影响,载孙琬钟、高永富主编《WTOP法与中国论丛》(2010年卷),第373-382页

24.中美知识产权案的法治意义,载孙琬钟、高永富主编《WTOP法与中国论丛》(2010年卷),第383-402页

25.WTO对人权的保护:追求贸易发展与人权保护的双羸之道,国际法研究第3卷(2009),第3-16页

26.美国金融危机对WTO服务贸易谈判的影响,孙琬钟、屈广清主编《WTOP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第9-20页

27.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研究(上、下),国家专利局编《专利工作动态》,总第902、903期(2007年第3-4期)第63-89页;总第904、905期(2007年第5-6期),第47-79页

28.世界贸易组织制度中集体性与个体性的冲突与协调,载莫世建、史晓丽主编《WTO与公平贸易:现时问题和中国的对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31-247页。

29.从欧美微软案看知识产权权利的反垄断法限制,载施劝荣主编,《反垄断法比较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126页。

30.论WTO争端解决程序中的上诉权,载孙琬锺、屈广清主编《WTO理论与实践新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66页

31. 欧盟合并控制法的根本变革,当代法学2005年第2期,第150-160页

32.内地与台湾地区入世条件比较,载孙琬锺、赵学清主编《入世后一国四席热点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第51-62页

33.WTO规则的适用与中国国内立法,国际经济法论丛第4卷(2001),第218-235页

34.WTO反倾销案件述评,黄进、肖永平主编《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法的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26-639页

35.  中美之间最惠国待遇存在的问题,国际商报1998年8月25日

36.How Law Reform Enhances Trading on the Chinese Capital Market (co-author with Prof. Ansheng Dong), Uniform Law Review (UNIDROIT), 2005-1/2

37.Cultural Products, Copyright Protection and Trade Rules,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Vol.4 No.2 (2009), pp.196-216

38.China’s Experience and Challenges in Utilizing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co-author with Henry Gao), in  Ricardo Melendez-Orbit, Gregory C. Shaffer (edited.), Dispute Settlement at the WTO: The Developing Country Exper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13:9780521769679), pp.137-1173

 

六、获奖情况

1.《既往不咎—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

2.《美国外贸法》一书,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

3.入选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员

 

朱文奇教授

一、简历

朱文奇,出生于1953年12月,其履历包括在欧洲和美国的留学经历、我国外交部任外交官经历、联合国高官经历等。曾是国际刑事法庭惟一中国籍的检察官,也是新中国1949年成立后第一个在国际司法机构出庭并进行法庭辨论的中国法律专家。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经验,对国外司法制度和西方人文环境都非常熟悉。其英语、法语也极其流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

社会兼职:

世界著名的国际人道法刊物《国际红十字评论》(《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Red Cross》)(瑞士日内瓦)编委,世界国际检察官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 Prosecutors)(荷兰海牙)成员,哈佛战争法(空战法规则)(Draft Committee of Air Warfare)起草委员会专家成员,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红十字会理事等。

二、开设课程

国际法、国际刑法、国际人道法

三、研究领域

国际人道法(战争与武装冲突法)、国际法下的罪行、国际刑庭的理论和实践、国际刑事诉讼程序研究、军事法

四、主要科研成果

近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国际法与中国的国际化》,载《法学家》2008年第1期

《反恐战争与国际人道法》,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中国应否加入国际刑事法院》,载《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国际法与中国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国际法》,载《法学家》2004年第6期
《2003年国际法学学术研究回顾》,载《法学家》2004年第1期
《2005年国际法学学术研究回顾》,载《法学家》2006年第1期

《近期应加强研究的国际刑法问题》,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国际刑法证据规则的一个例外——关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作证豁免权问题》,载《法学家》2003年第2期。

《国际法追究个人刑事责任与管辖豁免问题》,载《法学》2006年第9期。

《美伊战争与国际人道法》,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4期。

 

赵秀文教授

一、简介

1951年10月生,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1975年起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1984年起毕业留校至今。1997年评为教授。

主要社会兼职:北京国际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和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英国皇家御准仲裁员协会特许仲裁员、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马来西亚吉隆坡区域仲裁中心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等国家和地区仲裁机构仲裁员。以及北京、石家庄、淄博等仲裁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主要荣誉奖励:

《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译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获1998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专著《国际商事仲裁及其适用法律研究》(北京大学2002年版)于2007年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8年获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双语教材《国际商事仲裁法》(第二版,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获司法部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二等奖;荣获2010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

 

二、开设课程

硕士生: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国际商事仲裁法

博士生:国际法前沿

三、主要研究方向

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国际私法和国际商事仲裁法

、主要专著:

《著作权》(1987);《香港仲裁制度》(1997);《国际商事仲裁》(1999);《国际商事仲裁及其适用法律研究》(2002);《国际商事仲裁现代化研究》(2010)

 

余劲松教授

  1. 简介

1953年出生,1982年1月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12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获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1月在职博士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89-1991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1991年评为教授,1993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95-1996年为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富布赖特高级学者,2000年6-8月英国伦敦大学中欧项目客座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法研究所所长。

社会兼职: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法学学科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世界银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仲裁员。

  1. 教授课程

硕士生:

  • 国际经济法专题
  • 国际投资法专题

博士生:

  • 国际法前沿
  • 国际经济法理论与实践
  • 国际投资法
  • 主要研究方向
    • 国际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
    • 国际投资法
    • 跨国公司法
  • 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 促进与保护我国海外投资的法律体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司法部重点项目);
  • 主要科研成果
    • 著作与教材

1、《国际经济法》(第三版),国家级重点教材、教育部面向21世纪法学核心课教材(主编)

2、《跨国公司法律问题专论》,研究生教学用书(专著)

3、《国际投资法》(第三版),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

4、《国际经济法问题专论》,研究生教学用书(主编)

5、《国际经济交往的法律问题研究》(主编)

6、《中国国际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专著,日文版)

7、《中国涉外经济法律问题新探》(主编)

8、《国际经济法成案研究》(主编)

9、《比较外资法》(副主编)

    (二)论文

  • 国际投资条约仲裁中东道国与投资者权益保护平衡问题研究
    • 公司的外交保护
    • 公平公正待遇的最新发展动向及我国的对策
    • 国际投资协定的近期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
    • 论投资者与东道国间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影响
    • 外资的公平与公正待遇问题研究
    • 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外资准入阶段国民待遇问题
    • 区域性安排中的投资自由化问题研究
    •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
    • WTO与国际经济法研究
    • On the “Investment – Related Trade Measur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 论“与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
    • The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in China
    • 《TRIMS协议》研究
    • 关于我国法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 论我国目前应如何处理银行与证券业之关系
    • 论国际投资法的晚近发展
    • 涉外破产的若干法律问题
    • 论跨国公司责任的法律根据
    • 外商投资企业法若干新问题探讨
    • 论破产的地域效力
    • 论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其子公司的债务责任
    • 论国际投资法中国有化补偿的根据
    • 跨国公司的管辖问题
    • 跨国公司法律地位浅析
  • 获奖情况

科研成果和教材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包括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司法部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等。

因其突出贡献,获得多项综合性的国家级奖励和荣誉,包括: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基金奖(1997),“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6)、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宝钢教育基金会首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师特等奖(1994),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3),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评定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香港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1988)等。

 

邵沙平教授

一、简介

邵沙平,女,1954年3月出生。1978年3月进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学习,是中国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1984年12月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在武汉大学工作期间,师从著名国际法学家梁西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获武汉大学博士学位。

在武汉大学工作期间,曾任国际法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刑法研究中心主任。1991年8月—1992年8月,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德保罗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1999年4月-9月、2001年5月-8月作为客座研究员,在荷兰莱顿大学、德国马普国际刑法研究所进行学术研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法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反洗钱法起草小组特邀专家,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所指导的博士生已有22人获得博士学位。

二、开设课程:

国际法;国际刑法;国际条约法;国际金融法;国际法的实施。

三、研究领域:

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刑法的理论与实践;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

四、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作为课题主持人完成的国家科研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际经济犯罪的法律控制研究.

五、主要科研成果

撰写和主编的教材和专著:《国际法》(主编,双语教材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国际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国际法专题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国际刑法学》(独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跨国洗钱的法律控制》(独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国际法院新近案例研究(1990-2003)》(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

发表的中外文论文:论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相互作用;论国际法在中国的实施;国际犯罪的法律控制与现代国际法的发展; 论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在中国的实施;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对国际法治和中国法治的影响; 论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的良性互动—从国际刑法变革的角度透视; 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法治的冲击与影响; 欧盟及其成员国对跨国犯罪的法律控制; 控制网络犯罪与国际刑法的新发展;环境犯罪的法律控制与国际法的新发展;论国际法上的普遍管辖权;国际法与构建和谐国际社会;揭开公司面纱与控制国际经济犯罪;国际刑事法院与国际法上的个人刑事责任问题探讨;国际刑法公约中保护主权条款探析;联合国反恐怖法治的新发展与我国反恐法治的建设;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治理商业贿赂;国际反洗钱法的新发展与我国反洗钱法治;国际法与国际法治:新问题、新规则、新发展;加强和协调国际法治——国际法新趋势探析。

六、联系方式:010-82500357(办公室电话)

 

万鄂湘教授

198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获法学博士学位。1989年任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系副主任,副教授;1993年任国际法研究所所长,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起任博士生导师。1992年任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主任;1996年任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1999年任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顾问;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2000年5月起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大法官。2005年起任世界法学家协会中国分会主席。

 

1987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1988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法学院研究国际法与世界贸易组织法;1990年在德国海德堡马普国际法与外国法研究所研究国际人权法;1993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访问香港大学法学院;1994年应邀回母校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和哥伦比亚法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就中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律援助制度等发表演讲;1995年至1996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法学院和洛杉矶法学院研究国际条约法和国际人权法;2000年应邀访问法国斯特拉斯堡罗伯特舒曼大学法学院并从事欧盟知识产权法研究。

 

1990年以来多次出席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香港等地召开的国际法学研讨会和世界法律大会,并作为中国籍代表多次主持过国际研讨会。2001年至2011年率中国司法代表团出席在都柏林、斯图加特、悉尼、罗马、爱丁堡、基辅和毛里求斯召开的世界法律大会和在布拉格召开的第14届国际司法大会并代表中国代表团演讲;2002年以来先后在全国人大培训中心、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等就《当代司法制度与司法公正》问题发表过专题演讲。2006年和2007年,应邀在美国重要智库“国际与战略研究中心”,“美洲国家组织”驻华盛顿总部,耶鲁大学法学院、哈佛大学法学院、纽约大学法学院等就中国司法体制改革问题发表演讲。

 

1992年以来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审判权运行与行政法适用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条文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1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探索》(人民法院出版2008年8月),《法官综合培训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民商法总论及涉外民商法理论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1月),《用证据说话》(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8月),《民商事理论与审判实务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1月),《中国海事审判论文选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库》(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大系》(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司法评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4年版)、《世界贸易组织案例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审判指导与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6年版)、《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国际知识产权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欧洲人权法院判例评述》(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国际条约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国际人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人权理论与国际人权》(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国际强行法与国际公共秩序》(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等。此外,还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法制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法学》、《中国国际法年刊》、《法学杂志》、《法律适用》、《法学评论》、《中国对外贸易》、《武汉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学习时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法院报》、《国际商报》等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

 

2005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司法部项目《中国提单法律制度研究》等。

 

(责任编辑:规源小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2010-2014 faxuejiaedu.com All Rirhts Reserved 咨询QQ:1253312325 咨询手机:15801402059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6987698号
姓名:
所在院校:
报考专业:
联系手机:
QQ:
问题咨询: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